730天的绿海时光 骆志晨的校园记忆
发布日期:2025-07-03 浏览次数:213
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的绿海校园生活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要结束了。对于我个人来讲,那是我的荣幸。我将在剩下的时光里认真准备,为自己将来的职业道路做进一步的打算。
在癸卯年的夏日里,我那时高考成绩不理想。那时我的父母心急如焚,不知道在哪里上大学?后来我回到高中母校填志愿,我认识了一个男老师来我的学校做宣传,他是韦宏伟老师,后来成为我们学院的团总支书记。来绿海报到之前,我们一家四个人其乐融融的去了合肥逍遥津公园游玩。完成报到那一天,我一个人留在绿海校园,亲人们去往高铁站回宣城。临别时奶奶很担心我被人家欺负,我就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。
军训开始,我在军训团一营六连。那时夏日炎炎,汗水湿透了迷彩服。每一张青春的脸,都要接受磨难的考验。骄阳之下,每一个绿海学子的身影,都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。那时晚上还有活动,在这里有人表演节目,我很欣赏别人的才艺。军训结束之前,我们学院举行一次消防演练,这是绿海校园的传统。军训结束后我转专业来到物流班,开始大学校园的生活。
绿海校园的学生们,有省内和省外的星青年学子在校园里齐聚一堂。那里有党建文化馆,绿海新生在这里上了一堂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政课。他们朝气蓬勃,为梦想而奋斗;他们无私奉献,为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;他们勤奋钻研,为实训课的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绿海学子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,在校园里学习新知识,运用新技能,为了以后在实习的道路上收获倍增的效果。在校园里住宿舍,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,是兄弟姐妹情谊的开始。
绿海校园的老师们,像灯塔守望者指引着迷途的星辰归航。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他们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,还被誉为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。从我的专业课的老师来讲,苏培培老师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。在我的两年的时光里,她上课时总是用案例生动讲述,给了我找工作的动力。从大二上学期开始认识的万君老师给我的印象也很深,她支持鼓励我加入短视频制作小组,她不仅唤醒我对知识上的渴望,还对我提出合理的建议来帮助我进步。除了师生情谊之外,私下里我真想叫她一声“霍邱县的知心姐姐”。
我经历了两次校园秋季运动会。不仅有学生参加,还有教职工参与其中。有奋发拼搏的运动员在跑道上跑出了速度,即使在跑道上摔倒,永不言弃冲向终点。教职工套圈比赛的项目中,他们有说有笑,也令我感到轻松快乐。我在校园里拍摄了运动会短视频并且配上文案的发到朋友圈里面,获得了许多好评。
我经历了两次元旦晚会,印象深刻的是小品《世界与你环环相扣》。这个小品主要以“在校大学生的校园贷”为导火索,骗子通过一系列的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利益,导致大学生意外被骗。这部小品不仅让我敲响警钟,还提高了大家遭遇电信诈骗的辨识能力。
思政课对大学生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改造。从我进入绿海校园的课堂时,有韩梦怡老师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的课程让我感到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功成名就。在大二上学期,心理辅导员李萌老师推荐我参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活动,那时是2025年1月6号下午,三十位星青年学子戴上了学校准备的爱心红围巾,让我从身体温暖到心灵。从乡间小路到连心桥,从山林到河畔,从党建馆到校园餐厅,一路走来一路谈。陈孝云教授讲述了他的少年时期的往事,他的家风是来之不易,到现在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“家”。家是幸福的港湾,每次过年前夕在外工作的父母回到自己的家是多么难得可贵。现在我还在读书,没有孩子,还没感受到,等到将来自己为人父母才能亲身体会。活动最后,当我们共进晚餐会时,我听到了绿海星青年学子的心声,让我很感动。
现在到了毕业实习前夕,我们物流班的同学拍了毕业照。这张毕业照不仅是我个人的纪念,也是经过了两年绿海校园岁月大家共同拥有的一份回忆。今年学校招聘会我参加了并且投了三家公司进行面试。虽然第一家公司面试失败了,但我永不言弃,我心里记住一句话:失败是成功之母。现在我要行动起来,既然给了这次机会,就必须做好准备并且珍惜它。我听取了老师的建议,我真的听进去了。眼看我的最后一个学期还有几天就结束了,但感觉我还在和时间赛跑。虽然我的工作还在找,但不能自暴自弃,要接受社会的挑战。
我在最后一学期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分别给父母发去了祝福,是绿海教会我要感恩父母的辛勤劳动。
我走过了绿海两年的冬夏,有时在图书馆里看一些关于语言的书籍。后来才知道,语言是世上最美丽的东西。后来认识了一些熟悉的人,不仅是我的同学和老师,还有我的室友。虽然我的室友不是同一个二级学院,但懂得了与人为善对即将进入社会的我来说是重要的经历。
即将离开绿海校园。我忘不了陈教授的四个金句:凡事的发生必有利于我;过去不等于未来;相信我能,相信相信的力量;信仰是灯塔,可以照亮黑夜里的道路;信仰是火焰,可以让奋斗者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。
我叫骆志晨,我还有一个光荣的名字:绿海星青年。
乙巳年六月二十六日作
【星青年寄语】
骆志晨同学730天的绿海时光,如同一幅细腻的工笔画,勾勒出一名普通学子在“星青年”沃土上拔节生长的温暖轨迹。他的故事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于点滴细节中浸润着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“星青年”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烙印,诠释了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”育人的生动实践。
思政铸魂,文化润心。从党建文化馆的思政启蒙,到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上陈孝云教授关于“家”的深情讲述;从军训场上的意志磨砺、消防演练的安全教育,到运动会的拼搏呐喊、元旦晚会反诈小品的警钟长鸣……绿海精心构建的文化育人场域和特色思政活动,如春风化雨,将“感恩父母”、“坚韧不拔”、“明辨是非”、“家国情怀”等“星青年”核心价值,深植于学子心田,引导他们思考人生价值,塑造健全人格。
良师引路,亦师亦友。骆志晨笔下,专业课苏培培老师以生动的案例激发职业动力,万君老师鼓励他加入短视频小组、成为其“霍邱县的知心姐姐”,心理辅导员李萌推荐其参与特色活动,陈孝云教授的人生箴言成为精神灯塔……这生动体现了绿海“全员育人”的生态:专业教师、辅导员、管理者等共同构成引路“星”光,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技能,更关注心灵成长,以真诚的关怀和专业的指导,成为学子信赖的知心人和成长路上的合伙人。
骆志晨的故事,是万千绿海学子的缩影。它告诉我们,“星青年”的培养,不仅在于成就卓越的尖兵,更在于点亮每一个平凡学子的心灯,赋予他们发现自我、热爱生活、追求进步、勇敢前行的力量。当“相信我能,相信相信的力量”、“信仰是灯塔”这些金句融入血脉,当感恩、坚韧、明辨、奋进成为精神底色,绿海学子便拥有了无论身处何方、面对何种挑战,都能闪耀“星”光的底气与从容。骆志晨以“绿海星青年”为荣,绿海更以培养出这样懂得感恩、珍视成长、脚踏实地、心向阳光的学子为傲!
愿所有绿海星青年,都能珍藏这段温暖的时光,怀揣信念,奔赴山海,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属于你们的璀璨篇章!
(图文/骆志晨 复审/徐樊 终审/韩双喜)
- 上一篇:无
- 下一篇:146公里的青春刻度 孙鹏威徒步归家记